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本溪山区气候变化与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响应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吉奇魏军
  • 会议时间:2010-10-01
  • 关键词:气候变化 ; 农业气象灾害 ; 本溪山区
  • 作者单位:本溪市气象局,本溪,117000
  • 母体文献: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利用本溪地区1953-2008年温度、降水和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资料,根据农业气象学原理和农业气象灾害指标,整理、统计、分析相应的气象要素.采用气候倾向率分析温度、降水及暴雨洪涝、干旱和低温冷害变化趋势,应用Mann-kendall方法对对温度和降水进行突变检测.结果表明:本溪地区56年平均气温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变化,年平均气温的线性倾向率为0.29℃/10a;但各季气温变化趋势幅度不一致,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冬季平均气温升高最为明显,其倾向率为0.61℃/10a,是年平均气温上升速率的2.1倍;春季上升速率排第二,夏季气温上升速率最小.利用Mann-Kendall方法对本溪地区年、各季平均气温进行了检测,本溪地区年平均气温突变年为1988年.从各季的M-K检验来看,除了夏季外,其它各季均有突变,春季突变年为1977年,秋季为2003年,冬季为1981年.56年来本溪地区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除了春季呈增加趋势外,其它各季均呈减少趋势变化.其中年降水量以线性倾向率26.11mm/10a在减少;夏季降水量以18.43mm/10a在减少,利用Mann-Kendall方法对本溪地区年和各季降水量进行突变检测分析年、季降水量均没有突变现象.本溪山区暴雨主要集中在夏季,约占暴雨总数的92.3%,春季和秋季暴雨较少,只占暴雨总数的4%.56年来本溪地区发生区域性水灾的年份是1954、1960、1964、1971、1985、1995年.呈现10年左右的周期变化.暴雨次数最多5.5次,最少为0.3次.从暴雨次数的年代际变化来看,50年代最多,70年代最小为1.7次;56年来暴雨日数以0.03d/10a线性倾向率减少.本溪地区年干湿指数呈现减小趋势变化,1975年以前涝年较多,旱年较少;1997年以后出现持续偏旱年.年干湿指数的线性倾向率为-0.16/10a,呈干旱化发展.56年来本溪地区出现低温冷害年是:1954、1969、1972、1976、1986、1995和2005年.随着气候变暖,出现大范围或严重的低温冷害的频率呈减轻或成减少趋势变化.通过对气候变化与主要气象灾害研究,为合理开发山区气候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提供科学的气象依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