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江西省早稻气候适宜度的变化特征和趋势预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田俊
  • 会议时间:2011-11-01
  • 关键词:早稻 ; 气候适宜度 ; 小波分析 ; 趋势预测 ; 变化特征
  • 作者单位: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江西南昌 330046
  • 母体文献: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地点:厦门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选取江西省12 个双季水稻观测站1960-2010 年逐日的温度、光照、降水资料,结合江西省气候特征和早稻生产实际,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气温、降水和日照对江西省双季早稻生长发育适宜程度的隶属函数模型,并对各模型参数进行了修正和确定,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近51 年来江西省双季早稻全生育期气象条件适宜程度的逐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10 年江西省早稻降水适宜度偏低,且不稳定,尤其是从90 年代中期开始,年际变化幅度加大,是早稻生长发育的关键限制因子;温度适宜度较高,线性趋势不明显,但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其中1961-1976 年相对偏高,1977-1992 年有所降低,1993-2009 温度适宜度又恢复到了1961-1974 这个水平;日照适宜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稳定性较差,但有94%以上的年份在0.5 以上,基本能满足早稻生长发育.降水适宜度存在准26 年和准15 年的周期振荡,从90 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一个准7 年周期,它嵌套在年代际周期之内,使降水适宜度异常小的年份偏多.温度适宜度的准26 年周期和日照适宜度的准34 年周期在整个分析的时间段内均表现得非常稳定,具有全域性.降水适宜度第一和第二主周期分别为15 年和26 年,第三主周期为7 年,且近期有增强的趋势,其它周期方差明显偏小;温度适宜度最明显的周期是26 年,其方差显著大于其它周期;日照适宜度最显著的周期是34 年,其次为14 年.降水适宜度的准15 年周期在2010 年以后一段时间内还将处于偏强期,一般持续到2012 年,2013-2019 年将处于偏弱阶段;准26 年周期在2010 年以后一段时间内还将处于偏弱期,一般持续到2015 年,2016-2028 年将处于偏强阶段;准7 年周期将在2011 年转入偏弱期,持续到2013 年,2014-2017 年将处于偏强阶段,预计2011-2014 年降水适宜度将处于偏弱期,2015-2017 年降水适宜度将处于偏强期.温度适宜度准26 年周期在2010 年以后一段时间内还将处于偏弱期,一般持续到2017 年,2018-2030 年将处于偏强期.日照适宜度准34 年周期在2010 年以后一段时间内还将处于偏弱期,一般持续到2018 年,准14 年周期在2011-2014 年将处于偏弱期,预计2011-2014 年日照适宜度将处于偏弱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