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浅谈瓦斯抽排巷的施工优化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董辉
  • 会议时间:2014-10-17
  • 关键词:瓦斯抽排巷 ; 施工管理 ; 排水系统 ; 支护结构 ; 巷道层位 ; 打运系统
  • 作者单位:淮南矿业集团张集矿开拓一区,安徽淮南232001
  • 母体文献:2014年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4年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煤炭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TD8;TD7
摘要
目前,大部分瓦斯抽排巷(以下简称抽排巷)为非永久性巷道,使用年限在一年左右,待采煤工作面回来完毕后,基本上都被封闭、报废,然而,抽排巷均较长(随采面长度变化),一般设计长度为1000m-3000m不等,针对抽排巷的特点,建议可进行排水系统优化、支护优化、施工层位优化、打运系统优化。抽排巷的积水多为生产用水(工器具用水、喷雾降尘用水及人工散水等),特殊地质情况下伴有岩层裂隙淋水,但往往水量不是很大,总体上抽排巷的积水水量偏小,故将原有的水沟排水方式改为管路多级排水方式。高抽巷:由于无需打钻,故将支护形式优化为全断面锚网支护;底抽巷:以巷道中线为界,非布置钻孔侧采用锚网支护、布置钻孔侧采用锚网喷支护(仅喷每个钻场前后5m范围),由于煤层位于底抽巷的上部,故喷浆仅喷拱部即可。喷射混凝土应能覆盖锚网且厚度不小于50mm。钻场使用全断面锚网喷支护,以保证打钻抽采瓦斯的效果较好。双层支护:由于抽排巷无需全断面喷浆,故迎头放炮容易崩坏网片,采用钢筋网与菱形网(10#或12#铁丝编制)联合支护的形式可以较好地保护网片。沿着11-1煤层底板砂岩下方的煤线施工。施工过程中若煤线或砂质泥岩岩层距11-2煤层法距小于20米或大于40米,则停止施工,待相关部门研究后再确定巷道具体层位。过程中与运输顺槽平距保持在20米。抽排巷一般都设计在岩层中,运输系统较为复杂,由于多为沿着煤层施工,故巷道坡度变换较为频繁,由原始的绞车打运优化为无极绳绞车打运,打运系统内设计无极绳绞车硐室,避免了设备较多、安全隐患较大、人工浪费等不利因素。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