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2003年7月3~4日淮河流域大暴雨结构和形成机制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3年7月3~4日淮河流域大暴雨的动力热力结构.结果表明:(1)200hPa的副热带西风急流、500hPa副热带高压以及850hPa的低空急流的合理配置是有利于淮河流域强降水的天气背景;(2)梅雨锋区等θse线随高度近于垂直分布,具有类似热带系统的暖心结构特征,θse高值区的"漏斗"状结构比较明显;(3)双圈垂直次级环流,是造成强降水的主要物理机制,这种机制的形成和维持与高低空急流的藕合是紧密相关的;(4)来自南海的东南气流水汽通道是本次降雨过程的主要水汽来源;(5)整层的视热源和视水汽汇高值区呈带状分布在梅雨锋附近,降水产生的凝结潜热释放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并且位温和比湿垂直平流项在Q1、Q2中发挥重要作用;(6)对流不稳定和条件对称不稳定的建立使得在暴雨区,既存在深厚的热力不稳定机制,又存在水汽输入机制和热力不稳定的触发机制,从而形成强暴雨;(7)视热源(Q1)和对流有效位能(cape)是强降水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