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南段长3、侏罗系油藏原油含氮化合物分布特征与油气运移规律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赵彦德姚泾利邓秀芹张忠义李程善
  • 会议时间:2011-04-01
  • 关键词:原油勘探 ; 含氮化合物 ; 分布特征 ; 运移规律
  •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 母体文献:2011中国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藏学术会议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1中国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藏学术会议
  • 会议地点:长沙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TE1;P61
摘要
咔唑类化合物是原油中极性较大的化合物,是研究油气运移的有效指标.利用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组成和绝对浓度的变化,并结合烃源岩和油源对比研究的结果,本文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南段长3和侏罗系原油的运移特征和方向.结果表明,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的分布与组成在纵向和横向上均存在明显的运移分馏效应,较好地指示了该区石油的运移.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优质烃源岩和长6有效烃源岩进入生烃门限,并开始大量生烃且以垂向、侧向、垂向—侧向交替式混合运移的方式,从盆地中心和生烃中心向西部、西南和西北侧向运移的趋势.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