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建设探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尹佐臣
  • 会议时间:2010-10-01
  • 关键词:城市气象 ; 气象灾害 ; 气象服务
  • 作者单位:本溪市气象局,本溪,117000
  • 母体文献: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本文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分析了城市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城市对气象灾害防御的需求,提出了以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应急减灾为核心的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建设框架.(1)城市气象灾害的特点城市气象灾害具有种类多、突发性强、危害性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发生频率高等特点.(2)城市对气象灾害防御的需求城市对气象灾害防御的需求主要有决策类需求、生产生活类需求、社会保障类需求、教育宣传类需求、应急保障类需求.(3)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建设框架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建立起基本满足业务需求,功能先进,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集约开放的气象综合监测系统.建成高时空、高密度、立体化的实时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建立灾害性天气的综合预报方法,实现对各类气象灾害的定时、定点、定量预报.提高对各种气象及其次生灾害的预警时效,为各级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指挥提供科学依据.气象信息网络及数据库系统.加强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建设,全面提升气象信息传输、数据管理和应用共享能力,以适应综合大气监测系统信息的快速传输、收集、集中处理要求以及天气预报制作与气象服务要求.气象信息发布与服务系统.建立气象灾害信息综合发布与服务系统,通过电视、广播、电话、手机短信、互联网、电子显示屏等传播媒体发布灾害性天气预报和警报,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综合发布平台,实现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自动分发,使预报预警信息快速分发到公众和用户手中.应急气象服务系统.建立气象应急服务专业队伍,配备专用车辆和移动式气象探测设备,如气象应急指挥车、移动气象台等,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强有力的现场分析、救灾指挥作业服务.充分发挥气象部门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主力军作用,实时提供受灾现场的各类气象信息,为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各类气象灾害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