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福州盆地地热水微量元素特征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赖树饮卢晓华王增银康志强
  • 会议时间:2009-09-01
  • 关键词:福州盆地 ; 地热水 ; 微量元素 ; 侵入岩 ; 水介质岩性 ; 聚类分析 ; 地球化学
  • 作者单位:赖树饮,卢晓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武汉 430074 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福州 350002)王增银,康志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武汉 430074)
  • 母体文献:福建省科协第九届学术年会(地质分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福建省科协第九届学术年会(地质分会)
  • 会议地点:福建三明
  • 主办单位:福建省科协
  • 语种:chi
摘要
福州地热田是以燕山晚期侵入岩为主要热储层的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通过对福州盆地不同类型地下水取样分析,福州盆地不同类型地下水微量元素含量变化关系比较复杂。研究表明,地下水微量元素含量主要受含水介质岩性控制,也与地下水温度有关。对所检测的19个微量元素,除个别元素外,第四系孔隙水微量元素含量均大于基岩裂隙水;Ga、Rb、Sb、Se、Sr、Tl等元素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基岩热水与第四系孔隙水混合形成的第四系热水中,As、Cd、Cu、Mo、Pb、Sb、Se、Sr等元素含量明显增加,说明在混合过程中这些元素又发生了溶解作用。根据地热水微量元素与盆地周围不同期次侵入岩体微量元素含量的聚类分析,得出福州地热水形成的地球化学环境主要与福州岩体、魁岐岩体和文笔山岩体岩性有关。地热水微量元素是地热水在形成过程中与这些岩体的岩石接触发生水岩相互作用形成的。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