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公路路线走廊带景观格局遥感评价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许清孙国庆刘萌萌刘亚岚
  • 会议时间:2012-10-20
  • 关键词:遥感 ; 公路走廊带 ; 景观格局 ; 多尺度 ; 移动窗口法
  • 作者单位:许清,刘萌萌,刘亚岚(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10)孙国庆(中南大学 长沙410083;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长沙410008)
  • 母体文献:第十八届中国遥感大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十八届中国遥感大会
  • 会议地点:武汉
  • 主办单位:中国感光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U4;S12
摘要
进行公路选线时,准确把握公路路线走廊带的景观格局特征,有利于降低道路修建对生态环境的干扰。但目前应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景观格局分析时,在景观指数的选择、分析尺度的确定和景观指数计算结果分析方法方面尚无定论,实际应用中往往因各研究区景观格局特征的差异及研究目的不同而异。本文采用基于遥感影像的景观信息提取技术,利用景观指数变化图确定最佳格局分析尺度,选取可以反映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破碎化、异质性和连通性等方面的景观指数,对长湘高速公路走廊带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定量评价。其中,在斑块类型水平上从多个尺度定量分析每一种景观类型的格局特征;在景观水平上,一方面不考虑研究区各空间位置间景观格局的差异,将研究区作为整体进行定量评价,另一方面考虑各空间位置间景观格局的差异,利用移动窗口法,分析各空间单元的景观格局。研究表明多尺度景观格局分析法适应了研究区大、小斑块空间尺度差异大的特点;移动窗口法满足了公路选线时敏感单元空间划分的需要。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景观类型中,林地和水田斑块数量最小但面积百分比大,形状较规则,连通性较强;水域、道路、居民点和未利用地的格局特征相似,其中居民点和未利用地的斑块数、形状指数均很高,说明其形状不规则、破碎化程度高,这种人工用地的无序蔓延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另外景观格局在空间上的变异受到地形的影响,丘陵岗地地区以自然大型斑块为主,平原地区多为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破碎、多小型斑块。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