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拉萨地块南部大洋俯冲向大陆俯冲转变过程及相关金属成矿作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强马林姜子琦Derek A.Wyman
  • 会议时间:2014-10-19
  • 关键词:金属矿床 ; 成矿作用 ; 构造运动 ; 拉萨地块
  • 作者单位:王强,马林,姜子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40)Derek A.Wyman(悉尼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新南威尔士 2006)
  • 母体文献: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61;P53
摘要
通过对紧邻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拉萨-林芝地区晚白垩世-早渐新世(~100-30Ma)镁铁质一长英质侵入岩的详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厘定了拉萨地块南部大洋俯冲向大陆转变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记录:(1)~100-70Ma的侵入岩主要由俯冲洋壳熔融形成的埃达克岩,和少量增厚下地壳熔融形成的埃达克岩、弧下地慢来源的辉长岩、苏长岩和角闪石岩等组成,这些岩石具有万损地慢特征的ENd}t}值,缺少印度大陆地壳的组分;(2)~62-40Ma侵入岩主要由增厚下地壳熔融形成的埃达克岩或少量新生地壳熔融形成的中酸性岩组成,岩石具有略微正的εNd(t)值,其中拉萨地块最南部~62Ma的埃达克岩包含少量的印度大陆地壳组分;(3)~35-30Ma侵入岩主要由俯冲大大陆地壳熔融的埃达克岩和少量富集地慢起源的辉长岩,这些岩石具有明显负的εNd(t)值,明显包含印度大陆地壳组分。认为拉萨地块南部的冈底斯带在100-30Ma期问明显经历了从大洋俯冲到大陆俯冲的构造动力学转变:(1)100-65Ma,俯冲的新特提斯大洋岩石圈的后撤;(2)65-60Ma,印度-欧亚大陆的初始碰撞;(3)60-40Ma,俯冲新特提斯洋板片的断离;(4)35-30Ma,印度大陆向北的俯冲。到目前为止,在拉萨地块南部已经发现的与岩浆作用密切共生的Cu-Au-Mo成矿作用主要包括5期:182-160Ma和94-90Ma Cu-Au,和53-45Ma,30-24Ma,18-12Ma的Cu-Mo。其中,前两期成矿主要与大洋俯冲的岛弧岩浆作用密切相关,第三期成矿作用与俯冲特提斯洋的俯冲断离有关,第四期成矿与印度大陆岩石圈的俯冲密切相关,第五期成矿作用与大陆碰撞、俯冲后的过程密切相关。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