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饮水中藻类毒素对人体健康及肝癌的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俞顺章穆丽娜
  • 会议时间:2005-11-08
  • 关键词:饮用水 ; 藻类毒素 ; 肝癌 ; 促癌作用 ; 防治对策
  •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上海 200032
  • 母体文献:2005“环境污染与健康”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05“环境污染与健康”国际研讨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工程院
  • 语种:chi
摘要
流行病学研究:我国肝癌死亡率波动在每十万人20~24之间,占全世界肝癌第二位。死亡病例数占世界43.7%。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乙肝病毒(HBV),黄曲霉毒素(AFBI)和水质污染为肝癌三大环境病因.启东-海门地区居民饮用长江运河水的肝癌死亡率为每十万人20;而饮用沟塘水的达100/10万:尤其在饮用深井水的居民中仅10/10万。根据南方地区6次病例对照调查的Meta分析,饮用沟塘水的比数比OR=2.46(95%CI 1.69-2.59),人群归因危险度为30.4%;饮用深井水的比数比OR=0.75(95%CI 0.55-1.03),可预防比例为40.4%。20世纪70年代苏德隆教授提出H2O+X的假设,认为水中有一种X物质,特别是沟塘水中的X与肝癌有关。通过上千次ELISA测定微囊藻毒素:沟塘水中294 pg/ml,而深井水中<50pg/ml. 实验室研究:通过用F344大鼠半肝切除,两阶段试验表明X是一种强烈的促肝癌藻毒素物质.同位素标记后表明,藻类毒素主要聚集在大鼠肝和肾.藻类毒素还可以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发育,破坏胎鼠肝和肾细胞,以致致畸.对HBVx转基因小鼠试验半年及一年观察:单独HBVx,藻类毒素不发生肝细胞肝癌,单独黄曲霉毒素只引发1例肝癌;两个因素联合,三个因素联合,四个因素联合都发生较多的肝细胞肝癌;有HBVx感染的发生肝癌较多.节球藻毒素较微囊藻毒素致癌作用更强。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二相解毒酶GSTM1,GSTI,GSTP1的多态与肝癌的直接关系不明确,结合三大环境因素后有一定作用.与甲基化有关的MTHFR677 anyT基因型如结合饮用生水,食用霉变食物和HBsAg阳性,使肝癌危险度由OR=17增加到OR=41. 预防措施:根据肝癌的流行病学研究,提出“管水,改粮,防肝炎”七字方针.在启-海地区,85%以上居民已改饮深水井或自来水,95%已改食大米,居民黄曲霉毒素血清蛋白加合物有所下降,85%婴幼儿已接种乙肝疫苗,血清抗体高于其他地区。但肝癌死亡率下降还要经过一定潜隐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