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四川省会东县大梁子铅锌矿区地质构造特征及控矿作用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孔志岗张长青毛景文李宝龙
  • 会议时间:2014-11-13
  • 关键词:铅锌矿区 ; 成矿地质 ; 构造特征 ; 控矿因素
  • 作者单位:孔志岗(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张长青,毛景文,李宝龙(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 母体文献:第四届全国矿田构造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四届全国矿田构造研讨会
  • 会议地点:昆明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R;G25
摘要
四川省会东县大梁子铅锌矿区域隶属于扬子克拉通西南缘,甘洛-小江深大断裂带西侧约16km,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断裂及褶皱发育.区域地层由褶皱基底和沉积盖层两部分组成,前者出露中元古界会理群浅变质岩系,其构造主要由近东西向的紧闭复式褶皱和与之平行的压性断裂以及挤压破碎带等组成,后者由上震旦统、寒武系、奥陶系、下二叠统等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上二叠统峨眉玄武岩以及中生界陆相红层等组成.本文概述了矿区控矿构造样式,以及矿区地质构造演化,重点对构造控矿特征进行研究。 该矿区构造控矿模式为:晋宁阶段,形成了区域近东西向走滑构造系统,控制了矿区基底构造格架。加里东阶段,继承了晋宁运动晚期的构造演化特征,矿区范围内以F1和F15断层为边界的负花状构造体系形成,控制了矿区后期构造的演化。印支阶段早期,断陷盆地发展,构造活动强烈,该时期形成的断裂继承和改造了早期断裂,基底地层中的断裂延伸至盖层中,多期的构造运动使得矿区构造破碎带广泛发育,为后期矿液运移和就位提供了条件。印支晚期和燕山早期是区域重要的铅锌矿成矿期,含矿热卤水在区域构造动力的驱动下,沿区域近东西向断层运移,在矿区附近封闭空间存留,当含矿热液压力超过围岩强度时,发生隐爆,使围岩岩石发生破裂,形成许多开放的张性裂隙,上覆寒武系还原性地层中有机流体顺裂隙贯入,与成矿流体混合,由于压力骤降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和有机质的还原作用,促使金属矿物沉淀富集成矿,从而形成矿区的块状矿体和脉状矿体。北西向构造是矿区内主要的储矿构造。燕山阶段晚期和喜马拉雅阶段,受北西西向挤压构造应力作用,部分早期断层活化,大部分断层发生平移错动,发育断层泥和糜棱岩,并派生北西向、北东向、东西向破矿构造,使矿体发生北西方向的错移。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