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京津背景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观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颜鹏汤洁毛节泰周秀骥刘强周怀刚王振发
  • 会议时间:2006-10-01
  • 关键词:京津地区 ; 大气气溶胶 ; 光学特征观测 ; 单散射反照率
  • 作者单位:颜鹏(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监测与服务中心,北京,100081;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北京,100871)汤洁,周秀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监测与服务中心,北京,100081)毛节泰(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北京,100871)刘强(北京市气象局,北京)周怀刚,王振发(上甸子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北京)
  • 母体文献: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 会议地点:成都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本文根据2003年4月到2005年1月在WMO区域背景监测点-北京上甸子本底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连续观测的黑碳浓度和气溶胶散射系数资料,分析了京津地区背景大气气溶胶辐射特性的平均状况和季节分布特点,以及不同来源的气溶胶辐射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上甸子吸收、散射系数的逐日变化主要受天气过程的影响.整个观测期间日平均散射系数(括号内为标准差)为174.6 Mm-1(189.1 Mm-1),吸收系数17.5 Mm-1(13.4 Mm-1),单散射反照率SSA为0.88(0.05).与Bergin(Bergin et al,2001)1999年6月在北京市区观测的结果相比,上甸子散射系数大约是北京市区观测结果的三分之一,吸收系数大约是北京市区的四分之一,单散射反照率则北京市区的观测结果高出0.07.本次试验获得的气溶胶单散射反照率与AERONET(Dubovic et al,2002)反演得到的北半球平均单散射反照率0.85~0.95比较一致,但比Menon(2002)用气候模式研究中国、印度黑炭(BC)气溶胶气候影响中采用的数值0.85偏高(Menon et al,2002). 观测期间上甸子测点的BC浓度和散射、吸收系数、单散射反照率等,虽然受天气条件的影响不同月份有较大的变化,但总体上仍表现出一定的季节差别.在观测期间,上甸子测点夏季黑碳浓度最大,为2.68μ g/m3,冬季最低为1.25μg/m3,与之对应,吸收系数夏季最高,为22.2 Mm-1,冬季最低10.4 Mm-1;散射系数则是秋季最高,冬季最低,数值分别为202.7 Mm-1和120.6 Mm-1;单散射反照率则在冬季最高,春季最低. 采用后向轨迹的聚类分析技术研究不同气流来向对上甸子测点气溶胶辐射特性影响发现:造成测点高气溶胶污染的气团主要来自SW和SE-E方向,即来自SW方向的北京、石家庄、太原一线,和来自SE-E的天津、唐山一线.来自这两个方向的气团具有较高的BC浓度和散射、吸收系数.同时当气团来自上述污染地区时,不仅观测的单散射反照率比其他来向的气流显著偏高,且也比通常在城市地区观测的结果有较大增加.这种情况在夏季尤其明显,反映了来自城市污染地区大气气溶胶在输送过程的二次气溶胶生成会大大增加气溶胶的散射能力.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