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部分省市农田土壤钾元素供给能力及其因子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何文鸣
  • 会议时间:2016-10-13
  •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梅州514015
  • 会议名称: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海口
  •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农田活动日益增强的背景下,采集了中国不同气候带上部分省份典型农田土壤样品进行不同形态钾的实验测定.应用CIA、ICV和环境影响因子探讨了农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探讨了影响土壤矿物组分差异引起的供钾的动力学(供钾数量)和热力学差异(缓冲作用).主要结论:1、矿物的种类和结构是影响土壤钾素的固定和释放的本质因素.土壤交换性钾含量水平和土壤胶体性质是影响钾素释放与固定的重要因素.不同土壤供给钾最大的差异就是土壤中非交换态K的供给能力.2、不同盐溶液K累积释放量都表现为:有机酸>氯化钠>醋酸铵>醋酸镁,表明溶液中离子对含K矿物中非交换态K的促释能力顺序为:H+ >Na+> NH4+ >H2O> Mg2+,主要是土壤胶体吸附作用微弱.3、北方供钾能力优于南方土壤主要是供钾的数量和缓冲效果.北方土壤释放钾离子持续而平缓,得利于土壤的良好缓冲作用.4、施用缓效K肥是提高中部和南方作物产量的主要施肥方式,改变中部和南方粘土组分也是提高K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土壤无机物风化与有机物分解代谢的相互关系体现了土壤生态环境因子和农业生态系统中K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空间分异规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