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有机污染物环境内分泌干扰活性与受体结构选择性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爱茜高常安蔺远王连生
  • 会议时间:2006-05-27
  •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 ; 环境内分泌 ; 干扰活性 ; 受体结构
  • 作者单位: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 母体文献:2006“有机污染物环境化学前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06“有机污染物环境化学前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
  • 语种:chi
摘要
获得准确的活性数据指标是开展可疑内分泌干扰物生态风险评价和环境标准制定的前提.目前主要通过测定目标化合物对环境指示生物的干扰活性来筛选和确定内分泌干扰物,再将结果外推到其它物种,确定其内分泌干扰活性的浓度或剂量指标,并据此制定相关的环境标准.而越来越多内分泌干扰物的多种毒理学指标表现出明显的种间和组织选择性,增加了对暴露于这些内分泌干扰物的不同物种生态风险评价的困难,对导致内分泌干扰效应种间和组织差异的深层分子机制研究迫在眉睫.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QSAR研究主要关注化合物结构产生的影响,通过对一系列结构相近的化合物与特定受体作用强弱来筛选和确定相应的内分泌干扰物.这些研究可以解释某些有机污染物与特定物种特定受体内分泌干扰活性存在区别的原因,但是无法解释对存在的种间和组织选择性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