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富钠岛弧花岗岩的成因:以北秦岭灰池子花岗岩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秦拯纬吴元保
  • 会议时间:2014-10-19
  • 关键词:花岗岩 ; 成岩机制 ; 年代学分析 ; 同位素特征
  •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武汉 430074
  • 母体文献: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5;P59
摘要
产生于岛弧带的灰池子花岗岩是秦岭造山带最大的早古生代花岗质岩基,在地球化学上与太古代TTG岩石以及显生宙埃达克质岩石类似,具有高Si(Si02:67.75~72.49wt%),富Na(Na20>4wt%),富Al(A1203>15wt%),弱过铝到准铝质(ASI:1.0~1.04),弱Eu异常,亏损HREE(Y<10ppm),高Sr/Y(达158)等特点,属于Trondhjemite-Granite岩石类型,在(La/Yb)N-YbN和Sr/Y-Y图解中均落入典型的埃达克岩区域。灰池子花岗岩具有较低的MgO(0.43~0.93wt%),Cr(3.50~9.03ppm),Ni(2.04~6.27ppm)含量以及较低的Mg#(41~47),明显区别于大洋板片熔融形成的熔体,而与加厚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类似。SIMS定年结果表明,灰池子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为418±9Ma,与北秦岭地体的岩浆岩年龄主峰一致。灰池子花岗岩的全岩Sr-Nd同位素并未表现出强烈亏损的特点,同样证明其不太可能为大洋板片熔融的产物。灰池子花岗岩中锆石具有低的类似地慢的O同位素特征,表明其源岩并未经历明显的水岩相互作用,也排除了表壳沉积物加入的可能性。此外,锆石Hf同位素显示,灰池子花岗岩与秦岭群同期基性岩具有相近的εHf(t)值Ct=420Mad,表明灰池子花岗岩可能来源于新生的加厚下地壳物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