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川西北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微生物岩基本特征及意义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唐浩谭秀成肖劲东谭伟杨雪飞
  • 会议时间:2013-10-16
  • 关键词:微生物岩 ; 构造特征 ; 古环境 ; 川西北地区
  • 作者单位:唐浩(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谭秀成(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肖劲东(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谭伟,杨雪飞(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母体文献:第五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五届全国沉积学大会
  • 会议地点:杭州
  •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5;P53
摘要
二叠纪末全球生物大灭绝后,特提斯低纬度地区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普遍发育一套被称为微生物岩的特殊碳酸盐岩沉积,其时代归属、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成因机制及古环境等备受关注.论文描述了川西北江油、剑阁一带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内的微生物岩,并探讨其古环境意义.区内微生物岩广泛分布于区内浅水碳酸盐岩台地,地表露头主要见于江油通口、鱼洞梁,向深水区迅速尖灭;其发育需要硬质基底、较浅水深及水体循环好的环境.通口、鱼洞梁微生物岩与下伏含(筵)生屑灰岩接触面波状起伏,发育为岩溶角砾、黏土等风化残积物充填的侵蚀漏斗,界面之下长兴组缺失古(筵)带.表明区内长兴组沉积时期末海平面下降,造成飞仙关组、长兴组之间呈假整合接触.区内微生物岩以层状为主,另于鱼洞梁见树枝状微生物岩.层状微生物岩以波状起伏纹层为特征,光面及镜下见形态各异的凝块相互连接融合成层状排列.树枝状微生物岩外形似灌木丛,树枝体垂直层面发育,其间充填为泥晶、生屑等,树枝体内见凝块排列成拱状纹层.镜下凝块由圆球体(蓝细菌化石)组成的囊状体相互连接融合而成,凝块间主要为泥晶充填,含腹足、双壳、介形虫及一定数量的莓状黄铁矿.二叠—三叠纪之交微生物岩的形成与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及灾后特殊的海洋物理化学条件有关,为揭开二叠末生物灭绝之谜及重建早三叠世古海洋环境提供了新视角.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