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柴达木盆地北缘古近-新近系沉积体系演化模式与油气分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邹妞妞张顺存龙国辉史基安姜华孙国强
  • 会议时间:2013-10-16
  • 关键词:岩性油气藏 ; 地质构造 ; 分布规律 ; 沉积体系 ; 柴达木盆地
  • 作者单位:邹妞妞(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张顺存,史基安,孙国强(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龙国辉(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姜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母体文献:第五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五届全国沉积学大会
  • 会议地点:杭州
  •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TE1;P61
摘要
基于柴达木盆地北缘古近—新近系的地质背景和构造演化,结合岩心、薄片、测井解释和地震内部反射结构,系统地建立了柴达木盆地北缘古近—新近纪的沉积体系演化模式;利用储层构型要素细致地研究了沉积相的纵、横向分布特征及规律并建立了沉积相模式;且依据沉积体系模式和砂体格架的演化,通过沉积模式砂体的分布揭示沉积体系和油气分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整个柴北缘从物源区向盆地中心发育了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其中冲积扇的扇中分流河道、辫状河河床滞留及心滩和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及三角洲前缘河湖交替区是最有利的储集砂体.由于气候干旱交替和水动力条件的变化可形成良好匹配的储盖组合,且盆地中新生代以来的强烈构造运动形成了有效的圈闭,是大型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最有利区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