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非稳态连铸坯洁净度的定量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朱国森王新华邓小旋季晨曦陈斌
  • 会议时间:2013-05-01
  • 关键词:连铸钢坯 ; 质量检测 ; 生产工艺 ; 参数优化
  • 作者单位:朱国森,季晨曦,陈斌(首钢技术研究院 北京市石景山区杨庄大街69号 100043)王新华,邓小旋(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100083)
  • 母体文献:第十七届全国炼钢学术会议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十七届全国炼钢学术会议
  • 会议地点:杭州
  • 主办单位:中国金属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TF4;TU5
摘要
采用AspexeXplorer电镜对“KR铁水脱硫→转炉脱磷→转炉脱碳→RH精炼→板坯连铸”工艺路线生产的DC06(IF钢)连铸坯洁净度进行了定量研究,试样检测面积在9382.8~52061mm2之间.研究发现:IF钢铸坯中的夹杂物主要有五种类型,分别是:簇群状Al2O3夹杂物、块状Al2O3、Al2O3-TiOx系类球状夹杂物、保护渣卷入造成的夹杂物和“气泡+Al2O3”类夹杂物.正常铸坯具有很高的洁净度,总氧含量在0.0010%~0.0013%之间,大于50μm夹杂物数量密度平均为0.31个/cm2,并且未检测到来源于保护渣卷入形成的50μm以上夹杂物.在试验采用的拉速范围内(1.0~1.5m/min),正常浇铸铸坯试样中检测到的大于50μm夹杂物数量密度随拉速增加而降低.在各类非稳态浇铸铸坯中,开浇阶段第1块铸坯(头坯)品质降低最为严重,不能用于生产有表面质量要求的汽车、家电等冷轧钢板;开浇阶段第2块铸坯、快换水口铸坯和尾坯中50μm以上夹杂物数量密度明显高于正常铸坯,用于汽车钢板生产应采用表面清理或降级;交换钢包交接坯和尾部第二块铸坯和正常铸坯洁净度水平相当,可以用于汽车钢板的生产.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