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冲断带构造转换带的构造特征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金文正汤良杰杨克明万桂梅吕志洲余一欣
  • 会议时间:2008-10-01
  • 关键词:构造转换带 ; 构造特征 ; 冲断带 ; 变形特征
  • 作者单位:金文正,汤良杰,万桂梅,余一欣(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102249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杨克明,吕志洲(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成都,610081)
  • 母体文献:中国地质学会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地质学会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龙门山褶皱冲断带位于扬子地台和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的分界线上(Chen Shefa,et al,1996),北自广元南抵宝兴,构造复杂,整体上由一系列运动方向为北西向南东逆冲推覆于扬子克拉通之上的岩片和推覆体组成.龙门山冲断带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变形特征,指整个龙门山冲断带自北西至南东方向可以依次可以划分为松潘—甘孜构造带、韧性变形带,基底卷入冲断带、前缘—褶皱冲断带、前陆坳陷带.龙门山冲断带具有明显的分段性变形特征,指龙门山冲断带自北向南依次划分为北段、安县构造转换带、中段、灌县构造转换带和南段.龙门山冲断带具有明显的分层性变形特征,其构造变形在多套滑脱层的作用下表现出明显的分层性,其中滑脱层可以划分为:深层次滑脱带,包括壳幔滑脱带、壳内滑脱带和前震旦系基底滑脱带;中层次滑脱带,包括寒武—奥陶系滑脱带、志留系滑脱带等:浅层次滑脱带,包括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滑脱带、侏罗系滑脱带等.本文介绍了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冲断带构造转换带的构造特征,包括:安县构造转换带、灌县构造转换带.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