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污泥堆肥及其土地利用全过程的温室气体与氨气排放特征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钟佳魏源送赵振凤应梅娟熊建军刘培财葛振丁刚强
  • 会议时间:2013-05-01
  • 关键词:污泥处理 ; 堆肥工艺 ; 土地利用 ; 温室气体 ; 氨气 ; 排放特征
  • 作者单位:钟佳,魏源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赵振凤,应梅娟,熊建军,刘培财(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38)葛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丁刚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北京100029)
  • 母体文献:2013(第四届)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3(第四届)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 会议地点:上海
  • 主办单位: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
  • 语种:chi
  • 分类号:X17;X51
摘要
目前我国污泥堆肥及其土地利用全过程的温室气体(N2O、CH4)与氨气(NH3)排放数据极其缺乏,难以满足温室气体减排和氮素保存的需求.本研究通过原位观测,首次开展污泥堆肥及其土地利用全过程温室气体和氨气排放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全过程中机械翻堆条垛(TW)工艺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196.21 kg eCO2/t干污泥)是强制通风+机械翻堆条垛(ATP)工艺的1.61倍,TW工艺的氨气排放因子(6.86 kgNH3/t干污泥)略高于ATP工艺(6.63kgNH3/t干污泥),其中N2O、NH3均主要来自土地利用过程,CH4主要来自堆肥过程,堆肥过程中ATP工艺的N2O、CH4、NH3累积排放量均低于TW工艺,其中ATP工艺的温室气体排放当量(12.47kgeCO2/t干污泥)远低于TW工艺(86.84 kg eCO2t干污泥).NH3是堆肥过程最主要的N素损失形式,其中TW和ATP工艺因NH3排放造成的氮素损失相当,约占堆料TN损失量的30%,而N2O排放造成的氮素损失可忽略不计.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