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曲酸抗辐射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恺马聪邸婵娟韩春光李鹏飞原美茹刘超刘永学
  • 会议时间:2013-07-26
  • 关键词:曲酸 ; 遗传物质 ; 抗辐射机制 ; 动物模型
  • 作者单位:王恺(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安徽,合肥,230032;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马聪,邸婵娟,韩春光,李鹏飞,原美茹,刘超,刘永学(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
  • 母体文献: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两专委会、五省市学术联合学术会议暨环境·辐射与健康防护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两专委会、五省市学术联合学术会议暨环境·辐射与健康防护学术交流会
  • 会议地点:太原
  •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TQ6;TQ9
摘要
目的:探讨曲酸抗辐射的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57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照射组、曲酸低剂量及高剂量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他组在照前27 h分别皮下单次给予无菌蒸馏水、75 mg/kg及300 mg/kg b.w.的曲酸,之后,经4 Gy 60Coγ射线一次全身照射,并于照后第3,4,7天处死小鼠,分别测定了小鼠血清及肝肾组织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股骨骨髓细胞DNA含量及骨髓细胞微核率并体外测定了曲酸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曲酸300 mg/kg b.w.给药组小鼠血清及肝肾组织中总SOD活力、骨髓细胞DNA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照射组(P<0.05),而其血清及肝肾组织中MDA含量、骨髓细胞微核率明显低于模型照射组(P< 0.05),体外检测显示曲酸对DPPH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曲酸、BHT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4.5227 mg/mL、1.9654 mg/mL,其浓度同为20 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2.4%、96.4%.结论:曲酸通过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小鼠遗传物质免受射线损伤,从而实现其抗辐射作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