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庐江—枞阳及外围地区主要构造体系及其对铁(铜)矿产的控制作用 前言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
摘要
本专题经过了五年的研究,对淮阳山字型、秦岭纬向带、新华夏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建立了皖东经向构造体系、划分出了华夏系,它们对区域构造格架有重要影响,是导致郯庐断裂形成演化、体系归属及有无巨大平移之争的主因。在构造与铁铜硫矿产关系方面,前人多强调它们与东西带和新华夏系有关,经研究得知,本区乃至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的形成和分布,严格受淮阳山字型弧形折皱带及脊柱折皱带所控制,而纬向带和新华夏系与山字型折褶带复合改造,也对区内铁铜硫矿产的富集、叠加有重要意义,这就为本区以及长江中下游找矿方向的确定和进行找矿预测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