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白石泉铜镍矿区基性—超基性岩的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
  • 责任者:吴华 ; 李华芹 ; 莫新华 ; 陈富文 ; 路远发 ; 梅玉萍 ; 邓岗
  • 主题词:白石泉铜镍矿 ; SHRIMPU-Pb年代学 ; 中天山 ; 基性—超基性岩体
  • 年:2005
  •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中国地质调查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 北京,10008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哈密,839000 ,443003 ,哈密,839000 ,443003 ,443003 ,443003 ,哈密,839000
  • 刊:地质学报
  • 期:4
摘要
白石泉铜镍矿床位于中天山地块北缘,沙泉子深大断裂南侧。矿体产于同源同期侵入的中基性—超基性岩体内,其含矿岩石为单辉橄榄岩和斜长橄辉岩。铜镍矿化无论从时间上和空间上都与岩体的侵位密切相关,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熔离型铜镍硫化物矿床。锆石SHRIMP微区原位U-Pb年代学研究表明,石英闪长岩的年龄为285±10Ma、辉长闪长岩年龄为284±9Ma和辉长岩年龄为284±8Ma。三者在测定误差范围内十分一致,表明该含矿杂岩体的侵位及矿化作用均发生于晚石炭世末—早二叠世初,成岩成矿的动力学背景为造山期后伸展构造环境。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