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也要有居危思安的自信
详细信息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发布日期:2019-06-07

初夏的舆论场,格外激荡人心并且引人深思。面对美国极限施压,华为以十年磨一剑的备胎计划从容回击,未雨绸缪的远见卓识让人肃然起敬。荧屏上, CCTV—6 连续播放《英雄儿女》《上甘岭》《奇袭》等经典影片,再现中华儿女绝处逢生、创造奇迹的壮丽史诗,感动了亿万观众。勾连起历史与现实,更能读懂中华民族穿越风雨屹立不倒的卓越智慧和精神力量,无论起起落落、顺境逆境,既具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亦拥有居危思安的坚定自信。

“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 五千年文明赋予了中华民族独特而超凡的生存智慧,忧患意识是其中的重要元素。从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的辩证思想到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的深刻哲理,从 “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 的警世良言到 “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 的喻世明言,无不体现中华民族深沉的忧患意识,这正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催化剂和动力源。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国共产党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更是时刻不忘居安思危、知危图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忧患意识贯穿治国理政全过程,反复警示 “ 四大考验 ”“ 四种危险 ” 。党的十九大更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置于三大攻坚战之首,要求全党强化底线思维,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正因如此,我们党对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是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都有科学的预判和足够的准备。只要我们保持定力、团结一心,必定能够化险为夷、转危为机。

饱含忧患的中华民族,同时又是充满自豪自信气质的民族。越是错综复杂,越是凝神静气;越是艰难险阻,越是从容坚定。从古代灾荒并臻、兵连祸结到近代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到十年内乱后百业待兴,中华民族始终不屈不挠、自强不息,书写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族精神,使中华儿女拥有自信的充足底气。中国共产党从历史中走来,接受了血与火的洗礼,经历过成功与挫折的考验,在不断壮大成熟中积淀了深厚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四个自信 ” 是我们攻坚克难、闯关夺隘的宝贵财富,更是劈波斩浪、走向光明的制胜法宝。

居安思危的忧患与居危思安的自信,充满了辩证的力量,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居安常思危,才能不骄不躁、冷静清醒,克服麻痹思想和懈怠情绪,有备无患、防患未然,才能在危机来临时 “ 乱云飞渡仍从容 ” 。居危且思安,把机遇与挑战、成绩与问题置于历史的时空中去认识和判断,方能坚定方向、树立信心,在逆境中崛起,在绝境中重生,定能把危机化作无限生机, “ 敢教日月换新天 ” 。(北京陈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