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节前通报的10起典型案例涉及什么问题?有哪些特点?
详细信息   来源:共产党员网    发布日期:2022-04-28

4 月 25 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 10 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严肃查处并公开通报这些典型案例,彰显了党中央从严管党治党的坚强决心,体现了拒腐防变从领导干部抓起、从作风严起的鲜明导向。

典型案例折射 “ 四风 ” 节日 “ 通病 ”

每到节假日前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典型案例,已成为惯例。相比以往公布的典型案例,今年 “ 五一 ” 节前通报的典型案例特点更为突出。

从违纪内容看,违规接受宴请和旅游安排、收受礼品礼金、出入私人会所、违规使用公车等,成为节日期间易发多发的 “ 通病 ” 。比如, 2013 年至 2021 年,河南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甘荣坤先后收受私营企业主等 7 人所送礼品、礼金折合共计 211.57 万余元;要求私营企业主安排或陪同其家人前往境外旅游,相关费用由私营企业主支付;与家人先后 3 次接受私营企业主在北京安排的宴请,费用均由私营企业主支付。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月报数据也体现出这些问题高发的特点。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全国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 10696 起,其中,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违规吃喝 2 类问题占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总数的 57.5% 。

 

通报截图。(图片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从通报对象看, 10 起案例中, 5 人为中管干部, 5 人为厅局级干部,涉及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党政机关、国有金融企业等单位,其中 4 人是所在单位或部门 “ 一把手 ” 。这表明党中央持续巩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的鲜明态度,中央八项规定就是带电的 “ 高压线 ” ,不管是谁,不管地位多高,只要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就要受到严肃处理。

从违纪时间看,被通报人员在党的十八大乃至十九大之后仍然不收敛不收手,反映出 “ 四风 ” 问题树倒根存、顽固复杂的特点。比如, 2014 年至 2021 年,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宋太平多次接受私营企业主在公司内部食堂、私人会所安排的宴请,并饮用高档酒水。对党的十九大以来仍然不知敬畏、胆大妄为的,坚决严查严办,公开通报曝光,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的强烈信号,给党员干部敲响警钟。

由风及腐、由风变腐、风腐一体问题明显

今年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的第十个年头。 10 年来,各地驰而不息纠治 “ 四风 ” 、推进作风建设,党风政风不断好转。但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心存侥幸,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当作 “ 耳旁风 ” ,视纪律为 “ 稻草人 ” ,明目张胆、顶风违纪,频频踩 “ 红线 ” 、闯 “ 雷区 ” ,由风及腐、由风变腐、风腐一体问题明显。

 

小节失守,大节难保。纵观大量案例,从一顿饭、一瓶酒、一份礼品这些小事小节中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党员干部不在少数。通报案例中, “ 高档烟 ”“ 高档酒水 ”“ 高档菜肴 ” 等词反复出现。比如, 2014 年至 2020 年,江西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肖毅多次收受私营企业主所送礼品、礼金折合共计 84.9 万元;多次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的宴请,食用高档菜肴,饮用高档酒水。

“ 围猎 ” 也是不正之风顽固反复的原因之一。记者发现,通报案例中多次出现 “ 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 ”“ 收受私营企业主礼品、礼金 ” 等表述。少数领导干部在 “ 围猎 ” 者投其所好的攻势下,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把初心抛到脑后,把权力当做谋利工具,一步步沦为腐败分子。

小节不守,大节难保,守 “ 廉关 ” 从理想信念上守起

节点就是考点,过节必先过关。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过不了 “ 廉关 ” ,往往就是理想信念的 “ 第一粒扣子 ” 没有系好。

“ 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却过得清苦? ”“ 凭什么老板们赚钱那么容易? ” 这两个问题曾经成了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原党组成员、副厅长李生发的心魔。在欲望的支配下,李生发频频踩 “ 红线 ” 、闯 “ 雷区 ” ,在党的十八大甚至十九大后仍不收敛,多次接受私营企业主的宴请、旅游安排,非山珍海味不吃,非限量版高档酒不喝,饭后定要前往夜总会唱歌娱乐,并接受有偿陪酒服务,在违法乱纪的泥潭里愈陷愈深。

在诱惑面前定不住神、立不住脚,贪欲的闸门一旦打开,很容易愈陷愈深。 “ 逢年过节就是意思一下 ”“ 咱俩这关系还客气什么 ” ,这些惯常话语套路下,加上礼节性的 “ 包装 ” ,又与 “ 感情投资 ” 相结合,日积月累,领导干部在不知不觉中放松警惕、破纪破法。在 “ 围猎 ” 者心中, “ 礼 ” 在当下, “ 利 ” 在日后,打着 “ 人情 ”“ 礼尚往来 ” 的幌子送烟送酒、安排旅游,采取 “ 温水煮青蛙 ” 式的 “ 感情投资 ” ,让党员干部放松警惕,一步步滑入权钱交易的腐败泥潭。

能不能过好亲情关,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过好家属子女关,对每个党员干部来说都是很现实的考验。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自感经常忙于工作,对家人疏于照顾。出于 “ 亏欠心理 ” ,在家属子女提出无理要求时,不仅没有及时阻止,反而放任他们打着自己的旗号谋取私利。 “ 这 1000 多万元,我真正直接用的不到 100 万元,其他都是给亲人,涉及 6 个亲人。 ” 四川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雷洪金交代说。

 

面对 “ 围猎 ” 、面对诱惑、面对亲情,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砥砺品格、严守规矩、不逾底线,补足精神之钙,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深刻把握不正之风和腐败的内在联系,系统施治、标本兼治

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坚持正风肃纪反腐一体推进,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但也要清醒看到,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和不正之风相互交织,呈现出一些新特点。紧盯风腐交织突出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深刻把握不正之风和腐败的内在联系,始终以严明纪律改进作风、惩治腐败,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加强通报曝光,强化震慑。元旦、春节、 “ 五一 ” 、端午、中秋、国庆,每到重要节假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都会通报一批 “ 四风 ” 问题典型案例。各地纪检监察机关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持续发力、步步为营。

 

“ 五一 ” 临近,福建省厦门市纪检监察机关紧盯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节日期间易发多发问题,加大监督检查、明察暗访力度,对发现的问题严肃处理,营造风清气正良好环境。图为该市翔安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联合区税务局在辖区某大型商超开展监督检查。颜妍摄

查找问题根源,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西藏自治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全区交通运输系统违纪违法案件中,绝大多数涉案人员存在由风及腐、由风变腐、风腐一体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自治区纪检监察机关针对案件暴露出的制度建设薄弱、权力制衡不够、风险防控不力等深层次问题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党组织集体研究确定整改措施,促进完善治理。

聚焦 “ 关键少数 ” ,把 “ 两个责任 ” 落实到位,做到贯通协同、形成合力。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纪委监委紧盯查处的作风和腐败案件,协助州委制定下发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办法,制定民主生活会专题报告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办法,列入 “ 一把手 ” 和领导班子监督重要内容。

坚持破立并进,探索创新弘扬新风正气的有效载体和手段。前不久,福建省宁德市纪委监委出台 “ 五廉五践 ” 工作机制,通过 “ 打造廉洁文化地标、选树清廉人物典型、传承清廉家风家教、策划廉洁文化作品、编印廉洁系列书籍 ” 的 “ 五廉 ” 组合拳,挖掘、建设、推广闽东廉洁文化。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