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明末《日知录》廉政思想两则
详细信息   来源:正义网    发布日期:2019-06-16

明末顾炎武之《日知录》,索引历代旧事,褒贬本朝政治,一个”上下求索”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古代儒士形象跃然纸上。《日知录》一书,涉及政治与民生的方方面面,其中许多思想,在今日看来,仍有振聋发聩之效。兹记下其中关于廉政的思想两则,聊作闲读。

一.除贪。对于贪赃枉法的官吏,顾炎武认为决不可宽宥,他将汉、唐、宋三朝对贪官的严刑与明朝永历之后对贪官的宽宥做了对比之后,提出了“法不力,诛不必,而欲为吏者之毋贪,不可得也”的观点。他引用五代时期后唐明宗的例子,认为明宗能够在“惜人”与“除贪”之间权衡利弊,对待贪官抱持“食我厚禄,盗我仓储,苏秦复生,说我不得”的态度,是他统治时期成为五代乱世中的小康之世的原因所在。

而对于划分庸吏之贪与才吏之贪,应宽宥才吏的观点,顾炎武引用了唐朝牛僧孺的言论:“彼不才者,持禄取容耳。天子制法,所以束缚有才者。安禄山、朱泚以才过人,故乱天下。”大意即庸官的危害顶多是拿钱拍马屁,不像有才能的官吏,一旦贪腐,对政权稳定危害极大,所以法是用来束缚有才能的官吏。顾炎武认为,明朝贪赃枉法的大多是才能之士,假如对他们依法治理,除贪务尽,他们未必就不能成为治世的能臣。顾炎武又引用范文正的言论“一家哭何如一路哭邪”,总之,对待贪官的仁慈,就是对待百姓的残忍。

二.俸禄。虽则顾炎武认为除贪务尽,但是官员低微的俸禄,他认为是明代吏治腐败的一大诱因。明代开国之君朱元璋起于微末,做过和尚要过饭,对吏治的腐败和百姓的疾苦是有深刻感触的,朱元璋在位,对官员极严苛,官员俸禄视前朝也要低得多,也为整个明朝低微的俸禄奠定了基调。但是矫枉过正,名器在手的官员衣食不足,廉耻也就抛诸脑后了。

在《日知录》中,顾炎武详细列举了西周初年、两汉、西晋、唐朝统治者厚禄养廉的思想。当然,俸禄高有其界限,大抵是达到“官足以庇身,食足以给家”的水平。明朝的俸禄,不过唐人的十分之二、三,顾炎武不禁写到“彼无以自赡,焉得而不取诸民乎?”

此外,顾炎武写道:“汉书言王莽时,天下吏以不得俸禄,各因官职为奸,受取贿赂,以自共给。五代史言北汉国小民贫,宰相月俸止百缗,节度使止三十缗,自余薄有资给而已,故其国中少廉吏。”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俸禄与官员廉洁的关系。

以上所述,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有着独立思考精神的大学者,生于乱世的顾炎武对于廉政与政权稳定、俸禄与官员廉洁有着客观清醒的认识,他的思想,仍值得今人深入思考。   (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纪委监察局   周书 )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