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致密河道砂岩气藏高产井地震模式及井轨迹设计
详细信息    :| 推荐本文 |
摘要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气藏为典型致密气次生气藏,勘探开发潜力大,是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之一。前期单纯依据河道的刻画成果部署井位,获得的产能与预期存在明显差异。为明确沙溪庙组致密气高效开发井位部署模式,在多手段河道刻画基础上,综合实钻井岩心、测井、地震预测成果,开展致密河道储层产能主控因素分析及地震响应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川中地区沙溪庙组河道储层总体表现为低孔、致密特征,孔渗具有明显正相关关系,属于孔隙型储层,气井产能主要受河道砂岩优质储层发育程度、储层富气程度以及压裂改造三大因素控制。②沙溪庙组优质河道砂体越厚、泥质含量少、储层厚度越大、物性越好,砂体底界波峰反射越强;利用河道砂"亮点"波峰最大振幅能量属性能有效区分优质砂体储层分布位置,并与实钻井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③地震正演结合实钻井分析建立了浅层致密河道气藏高产井模式为"强振幅‘亮点’ 低泊松比 垂直(大角度斜交)最大主应力方向",利用该模式部署试采井实钻,强振幅区内Ⅰ、Ⅱ类储层钻遇率超过80%,测试单井平均无阻流量由2018年的31.8×10~4 m~3/d提高到84.5×10~4 m~3/d。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