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广西泥盆纪早埃姆斯期郁江组Heterophaulactis Yu,1974的再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俞昌民
  • 单位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轴缘;旋曲;四分式(隔壁排列);扇状(隔壁排列);下埃姆斯阶
  • 起始页:29
  • 总页数:15
  • 经费资助:科技部“岩石和化石标本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2008项目资助。
  • 刊名:古生物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53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古生物学会
  • 主编:戎嘉余
  • 地址:古生物学报编辑委员会
  • 邮编:210008
  • 电子信箱:gswxb@nigpas.ac.cn
  • 网址:http://www.nigpas.cas.cn
  • 卷:49
  • 期:1
  • 期刊索取号:P540.66164
摘要
Heterophaulactis Yu是作者建立并发表于1974年的一四射珊瑚属,产自广西郁江沿岸、南宁至六景一带的泥盆纪郁江组,其时代属早埃姆斯期牙形刺kitabacus带(前dehiscens带)。对此珊瑚属再行研究,是出于:1)发表在“中国南方泥盆系的新进展”一文,是与其它门类化石共同作为划分和对比地层的化石依据,只限于中文简短描述,对化石图影的展示也有严格的数量限制。尽管此属己被收录在Hill(1981)主编的古生物专论的珊瑚分册中,也只是简短的英文描述和有限的图影,未能充分展示其骨骼演变特征;2)此属的分类位置、科的归属及与相关属的属征比较与讨论,当初均未交待,应予阐明;3)Heterophaulactis属的地理分布广,遍及滇桂两省,通过再研究,其产地已扩展至中国西北地区;其地层分布又有一定的时限性,在广西仅限于郁江组下部的石州段,时代为kitaba-cus带,其它地区也仅见于下泥盆统。文中对Heterophaulactis属的模式种,Hetero phaulactis semicrassa的骨骼特征及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演变均作详细的英文描述和图影展示;与相关属比较之后,认为与本属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产于西秦岭山区下泥盆统、发表在西北区化石图册上的有些属种,其中的有些属种可以归于本属。文中还记述一新建种Heterophaulactis yujiangense sp.nov.。文章对Heterophaulactis的分类位置和科的归属也有详细比较讨论,认为它是源出自志留纪Pycnactis-Phaulactis的演化序列,应归属于Lykophyllidae Wedekind,1927科。对Miroelasmatinae Cao,1983亚科的原始定义作全面修订后,把它归为Lykophyllidae Wedekind,1927科下的一个亚科;在对化石图册及相关文献上记述的产自西秦岭区下泥盆统四射珊瑚属种的全面修订之前,暂把以下各属置于此亚科:Heterophaulactis Yu,Miroelasma Cao,Qinlingophyllum Cao,Wenxianophyllum Cao,Protaulacophy-llum Cao,Bethanyphyllum sensu Cao,Autacophyllum sensu Cao和Aulacophyllum sensu Zhang。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