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路南石林地区钙华年代测定及其意义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1996
  • 作者:Gen Hong;Li Yuhui;Liu Xing;LiangYongning;Yang Yanhua
  • 语种:中文
  • 起始页:371
  • 总页数:8
  • 刊名:云南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主办单位:云南省地质矿产厅;云南省地质学会
  • 主编:蒋志文
  • 卷:15
  • 期:4
  • 期刊索取号:P251.62 664-3
摘要
中国云南路南是高原型喀斯特发育最为典型的区域之一,"石林喀斯特"最为著名。该区域喀斯特演化历史及其特点充分反映了云南东部地区在喜马拉雅运动期地壳活动的特征。石林喀斯特化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钙质淀积物,包括河滩钙华、瀑布钙华、湖滩钙华、洞穴钙华及第三系硫酸盐岩。位于不同海拔高度的石林地貌及其间的洞穴钙华,代表了石林发育的不同阶段和过程:地壳抬升溶蚀、侵蚀一再抬升、钙华沉积。湖滩钙华和河滩钙华的堆积特征也反映了这段历史。准确地确定钙华形成的年龄,便可详细研究石林地区石林喀斯特的演化历史,定量分析地壳抬升幅度和活动规律。作者在运用地质一地貌分析判别基础上,对钙质淀积物系统取样,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法(ESR) 测定钙华年龄,分别为:3.15±0.63万年、1.35±0.2万年、922±16万年、329±23,270±14万年、184±8万年、142±2万年、7.9±0.4万年、4.8±5万年。据此确定了本区喀斯特演化的主要时期。经与大区域测年研究数据相比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这批数据的地质意义:1)ESR测年是研究钙华年代的有效方法;(2)定量研究石林喀斯特演化过程,构成溶蚀形态一沉积序列的完整配套研究体系;(3)为云南高原演化及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对本区的影响程度和时限研究提供数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