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UnFied SBR系统处理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性能优化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唐旭光;王淑莹;顾升波;彭永臻
  • 单位1: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2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UniFed SBR系统;脱氮除磷;生活污水;性能优化
  • 起始页:2963
  • 总页数:5
  • 经费资助:“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6BAC19B03);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项目(PXM2008-014204-05084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08004)
  • 刊名:环境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76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编:欧阳自远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 邮编:100085
  • 电子信箱:hjkx@rcees.ac.cn
  • 网址:http://www.hjkx.ac.cn
  • 卷:30
  • 期:10
  • 期刊索取号:P875.06 929-3
摘要
采用UniFed SBR工艺试验装置处理低C/N、C/P的实际生活污水,通过改变传统运行模式优化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结果表明,将进水时间由2h延长至3h、4h,在处理无外加任何碳源的生活污水时(C/P=30.18),系统磷平均去除率由59.93%增至88.45%,使出水磷维持在1mg/L以下。在另一种缺氧-好氧运行模式中,使C/N为2.57的原水中有限有机底物得到充分利用,使出水TIN有了明显的降低,去除率由49.54%提高至60.75%.在缺氧-好氧交替模式运行中,N、P去除效率均有大幅提高,此种运行模式不仅充分利用原水中的有机底物,并在缺氧搅拌段2发生了反硝化吸磷现象,达到了一碳两用的目的,使得在C/N、C/P分别为2.57、30.18并无任何外加碳源的情况下,出水N、P浓度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适用于低碳源的实际生活污水的处理。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