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Fenton法氧化/混凝作用去除腐殖酸的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吴彦瑜;周少奇;覃芳慧;赖杨岚;彭华平
  • 单位1: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生年:1973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职称:讲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腐殖酸;Fenton;氧化;混凝
  • 起始页:996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E64B05);广州市重大科技项目(2008DLB2080500)
  • 刊名:环境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76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编:欧阳自远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 邮编:100085
  • 电子信箱:hjkx@rcees.ac.cn
  • 网址:http://www.hjkx.ac.cn
  • 卷:31
  • 期:4
  • 期刊索取号:P875.06 929-3
摘要
采用Fenton法处理高浓度腐殖酸模拟废水,考察反应时间、初始pH、H2O2和Fe2+投量对腐殖酸COD、TOC、UV254、A400的影响,通过体系平均氧化态(η)、A465/A665、氧化/混凝作用去除COD比值(φ)、Zeta电位(ζ)等的变化研究氧化和混凝作用对腐殖酸去除的特性。结果表明,Fenton试剂能在较宽初始pH范围(2.0~5.0)内有效降解腐殖酸。当反应时间为2h,腐殖酸A400降低值(78.2%~94.5%)比UV254(75.6%~88.4%)高,COD去除率(50.8%~62.5%)比TOC(31.2%~35.1%)高。腐殖酸的去除由氧化作用(CODoxid)和混凝作用(CODcoag)共同完成。反应初始阶段腐殖酸主要通过氧化作用迅速降解去除。腐殖酸易被部分氧化为小分子有机物而不易矿化,过多Fe2+投量([Fe2+]>0.08mol/L)会使CODoxid下降。混凝主要通过电中和及吸附网捕作用进行,氧化作用影响混凝作用,高CODoxid导致低CODcoag;高H2O2投量下([H2O2]>0.2mol/L)Fe2+投量显著影响混凝作用对COD的去除。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