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篑筜湖CDOM的三维荧光光谱及其污染示踪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卓健富;郭卫东;邓苟;张志英;徐静;黄凌风
  • 单位1: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7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有色溶解有机物;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有机污染;筼筜湖
  • 起始页:1539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国家(863计划)项目(2007AA0917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6041,40676046);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资助
  • 刊名: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81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学会
  • 主编:黄本立
  • 地址: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社
  • 邮编:100081
  • 电子信箱:chngpxygpfx@vip.sina.com
  • 网址:http://www.gpxygpfx.com
  • 卷:30
  • 期:6
  • 期刊索取号:P34206220
  • 数据库收录:中国物理类、化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已被国内外CSCD,SCI,Ei,CA,AA,PЖ,MEDLINE等文献机构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献统计源期刊
  • 核心期刊:物理类、化学类核心期刊
摘要
测定了2008年4~5月厦门筼筜湖52个CDOM样的三维荧光及吸收光谱,以探讨利用其光谱特征示踪高污染近海浅水湿地生物修复过程中有机污染程度的可行性。利用平行因子分析对三维荧光光谱进行解谱。结果表明,筼筜湖CDOM可识别出3类5个荧光组分,包括类腐殖质荧光组分C1(240,325/422nm)和C5(260,380/474nm)、类蛋白质荧光组分C2(225,275/350nm)和C4(240,300/354nm)以及有机污染组分C3(225/342nm),其中C3可作为外来有机污染物输入的指纹特征。松柏湖干渠及污水处理厂排放口C3组分及DOC浓度很高,表明周边污水输入是筼筜湖有机污染的主要来源。类腐殖质荧光组分C1及吸收系数a(280)与COD之间、类蛋白质荧光组分C2与BOD5之间均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表明CDOM的光谱特性可很好地指示有机污染程度,对评价有机污染严重水域生物修复作用机理及效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