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攀钢水淬含钛高炉渣热处理过程相变特征探讨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李俊翰;邱克辉;张佩聪;龚银春
  • 单位1:成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技术研究所
  • 学历:硕士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含钛高炉渣;熟处理;相变;显微结构
  • 起始页:29
  • 总页数:4
  • 经费资助:四川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08GY0082);攀枝花市科技项目(2009CY-C-4)
  • 刊名:矿物岩石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0
  • 主管单位: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成都理工大学
  • 主编:兰江华
  • 电子信箱:Ljh@cdut.edu.cn
  • 卷:30
  • 期:2
  • 期刊索取号:P310.6967-1
  • 数据库收录:EI(Engineering Index)(光盘版)收录期刊
  • 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攀钢含钛高炉渣中TiO2的质量分数高达20%~29%,为钛的二次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实验在摹钢水淬含钛高炉渣和空冷含钛高炉渣的化学组成、相组成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以水淬含钛高炉渣为原料,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光电子能谱等对经过400℃,600℃,800℃,1000℃和1200℃热处理4h后的样品组成、显微结构随热处理温度的变化及热处理过程中的相变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水淬渣与空冷渣在化学成分上基本相同,只是矿物组合有较大差异,而水淬渣在1200℃热处理并保证4h后其矿物组合与空冷渣基本一致。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水淬渣样品的XRD谱图依次出现钙钛矿、尖晶石、富钛透辉石和攀钛透辉石等衍射峰,说明水淬渣中的钛部分以结晶态形式赋存于金属钛矿中,其他较大部分则赋存于非晶态的玻璃质中,使钛的化学活性远大于空冷渣。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