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砂箱模拟实验的罗布泊盆地新构造变形特征分析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施炜;刘成林;杨海军;马寅生;解国爱;顾元乔;龚明权;杜建军;史军
  • 单位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出生年:1971
  • 职称:副研究员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罗布泊盆地;新构造;砂箱实验;阿尔金断裂带;塔里木盆地
  • 起始页:529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科技项目(41005050002);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新构造与重要经济区和重大工程安全系列图件编制” (1212010511507)资助
  • 刊名: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97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主编:夏斌
  • 地址:《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编辑部
  • 邮编:510640
  • 电子信箱:ddgz@gig.ac.cn ddgz02@163.com
  • 卷:33
  • 期:4
  • 期刊索取号:P411.06228
摘要
在现有罗布泊盆地新构造活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刚性基底和塑性基底两种砂箱实验模型进行实验模拟。实验结果显示,在近南北向区域构造挤压应力作用下,罗布泊盆地两侧的阿尔金山与库鲁克塔格均以逆冲岩片的形式向盆地强烈逆冲,形成一系列向盆地推覆的冲断-褶皱带,且局部发育断层三角带。库鲁克塔格山发育一系列具右旋走滑作用的冲断层,而阿尔金断裂带则形成具左旋走滑的逆冲活动,在两者共同作用下,导致塔东地块发生向西逃逸,导致罗布泊盆地内部处于东西向伸展状态,发育一系列近南北向断层。模拟实验结果较好再现了罗布泊盆地新构造变形特征,有助于探讨塔里木地块东缘构造形成机制。模拟实验也表明罗布泊盆地两侧的盖层变形特征明显受控于基底发育特征,而两种模拟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表明罗布泊盆地具有刚性基底。实验结果为研究该区构造与成钾、油气成藏关系提供了依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