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兰州马衔山北缘断裂带的新活动特征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2
  • 作者:袁道阳;刘百篪;才树华;刘小凤;王永成
  • 单位1: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 出生年:1965
  • 学历:硕士博士
  • 职称:副研究员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活动断裂带;滑动速率;新活动;兰州;马衔山
  • 起始页:315
  • 总页数:9
  • 经费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4070104)和甘肃省“九五”攻关项目(GK9732110A)共同资助。
  • 刊名:地震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79
  •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主编:马瑾
  • 地址:北京德胜门外祁家豁子
  • 邮编:100029
  • 卷:24
  • 期:3
  • 期刊索取号:P263.06 208-12
摘要
通过详细地质填图研究获得了兰州马衔山北缘断裂带的几何学、新活动性、断错微地貌及滑动速率等的定量资料。马衔山北缘断裂为一条历史悠久的区域性活动断裂,其几何形态较简单,总体走向N60°W,全长约115.5km。根据断裂分叉、拐弯及不连续阶区等几何特征和活动性的差异,大致可以将该断裂划分为4条次级断层段,自东向西分别称为内官营段、马衔山段、七道梁段和雾宿山段。断裂的新活动具分段性,其中的内官营段为具逆断特性的晚更新世活动段,而马衔山段、七道梁段和雾宿山段均为全新世活动段。该断裂早期具逆断特性,大约自中更新世以来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倾滑运动分量,形成了一系列山脊、冲沟、阶地等的左旋断错,断距几米至几百米。沿断裂带的水平位移具分组现象,可能反映了断裂的黏滑活动特性。根据I,Ⅱ级阶地的左旋断错值及其年代,得到了马衔山北缘断裂带晚更新世以来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约为3.73mm/a。同时沿断裂带还保存有断崖和断坎等,其中I级阶地上的断坎高1~1.5m左右。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