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汶川Ms8.0地震的地表破裂过程——以都江堰八角庙村断层擦痕剖面为例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董顺利;李勇;陈龙生;王刚;张毅;陈浩;闰亮;马博琳;乔宝成;周荣军;A.L.Densmore
  • 单位1: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汶川地震;地表破裂过程;断层擦痕;逆冲;右行走滑
  • 起始页:439
  • 总页数:10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4841010)、中国地质调查局应急项目和中国石油化工前瞻性项目资助。
  • 刊名:第四纪研究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58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
  • 主编:丁仲礼
  • 地址:北京9825信箱
  • 邮编:100029
  • 电子信箱:dsj@mail.igcas.ac.cn;dsjs@mail.igcas.ac.cn
  • 卷:29
  • 期:03
  • 期刊索取号:P515.206633-4
摘要
汶川Ms8.0地震在龙门山断裂带造成了严重的地表破裂,但能反映地震地表破裂过程的现象却很少,四川省都江堰市虹口乡八角庙村有一处保存基本完好的断层擦痕剖面,是惟一能反映地震地表破裂过程的露头。剖面上可见两种侧伏产状相差很大的擦痕,我们利用全站仪和GPS对擦痕进行总体和细部的测量,结果表明,一种擦痕接近垂直,侧伏角在76°-87°之间,另一种擦痕侧伏角相对较小,介于32°-33°之间。利用擦痕侧伏角、断层面倾角、岩石内摩擦角进行求解断层主应力方位的赤平投影,结果表明发震断层的运动方式为逆冲兼右行走滑。通过分析对比,我们认为断层面上近水平方向的擦痕切割了近垂直方向的擦痕,据此将地震的地表破裂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阶段1断层运动以逆冲向上为主,阶段II以右旋走滑为主,这个结论与地震波数据反演结果是一致的。其中,阶段1由两个子事件组成;第一个子事件断层以接近垂直的角度逆冲向上运动,运动方向为SW85°-87°;第二个子事件断层的运动方向发生朝向NE方向的倾斜,运动方向为SW76°-80°,表明断层运动性质为逆冲兼少量的右旋走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