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小兴安岭东南鹿鸣-兴安-前进地区早中生代含矿花岗岩成岩成矿特征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韩振哲;金哲岩;吕军;李国臣;张坤
  • 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 单位2: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齐齐哈尔分院
  • 出生年:1965
  • 学历:博士生
  • 职称:高级工程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二长-正长花岗岩;成岩成矿;早中生代;找矿前景;小兴安岭东南
  • 起始页:852
  • 总页数:11
  • 经费资助:黑龙江省兴安矿业公司(0100000610092)、黑龙江省1:5万矿调(2300000650007)项目联合资助。
  • 刊名:地质与勘探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57
  • 主管单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地质学会
  • 主编:闫学义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姚家园路105号观湖国际2座312室
  • 邮编:100025
  • 电子信箱:dzykt@vip.sina.com
  • 网址:http://dzykt.alljournal.net
  • 卷:46
  • 期:5
  • 期刊索取号:P606 208-1
  • 数据库收录:全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小兴安岭东南鹿鸣-兴安-前进地区,与早中生代二长-正长花岗岩有关多金属成岩成矿过程可划分为三期:第一期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有关的Mo(Au)成矿期,第二期为二长花岗斑岩有关的Mo成矿期,第三期为正长花岗岩有关的Pb、Zn、Mo成矿期,总体显示不同成矿元素与不同时期岩体存在一定程度的耦合性。从早期至晚期成矿元素由Mo(Au)→Mo→Pb、Zn、Mo依次演化,其中Mo成矿作用延续时间较长,成矿作用也由强变弱,成岩成矿时代为225.0~191.4Ma。在野外岩相学、岩石主微量元素特征上,成岩成矿显示出时间上的相近性和同源岩浆分异演化的特征,其中含矿岩体以高硅富碱和过铝为特征,含矿二长花岗斑岩、正长花岗岩分别属低Sr低Yb类、低Sr高Yb类花岗岩,而不含矿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多为低Sr较高Yb类花岗岩。上述成岩成矿特征上的差异,以及岩体是富集Mo还是Pb、Zn,可能与源区物源、岩浆成因(壳幔混源程度、混合比例等)和岩浆结晶分异、岩浆侵位深度,以及与成矿构造背景等有关。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