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元古代陡山沱期古海洋生物群研究进展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密文天;林丽;庞艳春;杨永军;黄燕
  • 单位1: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 出生年:1982
  • 学历:博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新元古代;陡山沱期;古海洋;生物群
  • 起始页:39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古热水成矿区生物群面貌及其特殊性”(编号:40472013)、“东太平洋洋中脊黑烟囱中蠕虫管的矿化作用和地球化学特征”(编号:40743016);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批准号:20070616014);贵州瓮福大信北斗山磷矿项目;中石化海相油气勘探前瞻性项目(编号:G0800-06-25-319)联合资助
  • 刊名:海洋地质动态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管单位:国土资源部
  • 主办单位: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主编:张训华
  • 地址:青岛市福州南路62号
  • 邮编:266071
  • 电子信箱:HYDT@Chinajournal.net.cn
  • 网址:http://HYDT.Chinajournal.net.cn
  • 卷:26
  • 期:5
  • 期刊索取号:P226.706 449-5
  • 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刊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来源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源期刊;中国报刊订阅指南信息库收录期刊
  • 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
摘要
典型的埃迪卡拉生物群出现前,新元古代陡山沱期的扬子地台发生了真核生物进化与辐射的事件。陡山沱组地层中发现的真核生物化石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磷酸盐化或硅化保存的微体化石群;另一种是在黑色页岩内发现的宏体藻类化石群。对陡山沱期古海洋中的生物群从类型、分布、生物群组成和生物地层等方面进行探讨,系统地概况了中国南方陡山沱期生物事件的整体面貌。相对于埃迪卡拉生物群,陡山沱期的生物群更接近新元古代大冰期过后生物复苏时的最早形态,表明陡山沱期是真核生物演化的重要阶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