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华南陡山沱期晚期宏体生物生态系统的出现及其意义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王约;赵明胜;杨艳飞;王训练
  • 单位1: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单位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 出生年:1964
  • 职称:教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生态系统;能量传递;环境因子;生物竞争;陡山沱期;华南
  • 起始页:641
  • 总页数:11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739901,40672020)、中石化项目(编号:G0800-06-ZS-319)和贵州省省长基金联合资助
  • 刊名:古地理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99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 主编:冯增昭
  • 地址:北京市学院路20号中国石油大学
  • 邮编:100083
  • 电子信箱:Jpalaeo1999@163.com
  • 卷:11
  • 期:06
  • 期刊索取号:P516.066162
  • 数据库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生态系统的演化是生物起源与演化的主要驱动动力之一。在生命演化早期,生态系统的演化大体经历了“微生物席生态系统”、“浮游真核生物生态系统”、“宏体藻类生态系统”、“宏体生物生态系统”和寒武纪及其后较为完善生态系统的演化历程。早期生态系统的演化主要表现为:生物生境从沉积物表层到水体之中再到沉积物内部的扩展,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从被动地接受到对环境因子需求的相互竞争,能量传递方式从生物体外摄取或体外同化到体外摄食体内同化,生态金字塔结构由简单到多层次化和复杂化,生物参与对环境的改造能力逐渐增强。随着华南伊迪卡拉纪陡山沱期晚期“宏体生物生态系统”的出现,生物对环境因子需求的竞争性和改造能力大幅度增强,实现了生物体内能量的传递方式,生态金字塔多层次化和复杂化,成为生物迅速演化和其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重要转折。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