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应用XPS研究镜煤中有机硫的存在形态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2
  • 作者:代世峰;任德贻;宋建芳;秦胜飞
  • 单位1: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70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XPS;有机硫;镜煤;存在形态;地质成因;乌达矿区
  • 起始页:225
  • 总页数:4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072054);煤炭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7地10205)
  • 刊名: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55
  • 主办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 主编:陈其泰
  • 地址:江苏徐州
  • 邮编:221008
  • 电子信箱:journal@cumt.edu.cn
  • 网址:http://www.chinaingo.gov.cn/periodical/zgkydxxb/index.htm;http://zgkd.chinajournal.net.cn;http://xb.cumt.edu.cn
  • 卷:31
  • 期:3
  • 期刊索取号:P706.6 141
  • 数据库收录: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刊;美国《工程索引》(EiCompendes)收录期刊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应用XPS方法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乌达矿区9煤层、12煤层和15煤层手选镜煤的有机硫赋存状态.结果表明,煤中有机硫的存在形式是多样的,这主要取决于成煤母质、沉积环境和泥炭堆积后的成岩变化.在泥炭堆积过程中,由于菌类和藻类低等生源的大量输入,是导致9煤层有机硫以噻吩型(50.67%)为主的主要原因;从9煤层(Ro.ran=0.96%)到15煤层(R0.ran=1.09%)随着煤级增高,有机硫表现出以噻吩型为主的趋势;15煤层含有较高的硫砜型硫(8.42%),这可能与该煤层中壳质组含量稍高(φ(壳质组)=1.6%)有关.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