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及砂岩型铀成矿作用——以二连盆地白音乌拉地区赛汉组为例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6
  • 作者:何中波;秦明宽
  • 单位1: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出生年:1980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基准面旋回;可容纳空间;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
  • 起始页:194
  • 总页数:6
  • 刊名:世界核地质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62
  • 主管单位: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主编:马飞
  • 地址:北京市9818信箱
  • 邮编:100029
  • 电子信箱:sjhdzkx@126.com;kjxxzxsc@163bj.com
  • 网址:http://gwyd.chinajournal.net.cn;http://sjhdzkx.periodicals.net.cn
  • 卷:23
  • 期:4
  • 期刊索取号:P426.306627-1
  • 数据库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摘要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与开发,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二连盆地砂岩型铀矿床勘探方面的应用还只是刚刚起步。本文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以典型钻孔为例对白音乌拉地区含矿建造赛汉组进行了沉积旋回的划分和剖面对比,识别出一个长期旋回(LSC1)、两个中期旋回(MSC1、MSC2),在此基础之上结合该地区砂岩铀矿化特征,提出层间氧化带主要发育在MSCi的上升半旋回中,矿体主要赋存于低可容纳空间下形成的河道砂体中,且认为这类砂体厚度适中(10~15m)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连通性,泥质夹层薄(<3m),自身渗透性好,富含有机质,有利于层间氧化带的发育。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