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硅酸盐岩中微量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分析及其地球化学应用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2
  • 作者:李龙;郑永飞;周根陶;龚冰;傅斌;赵子福
  • 单位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实验室
  • 出生年:1978
  • 学历:硕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碳同位素;氧同位素;微量碳酸盐;副片麻岩;正片麻岩;退变质作用;大别山
  • 起始页:109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033010);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755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107)资助成果.
  • 刊名:岩石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5
  •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电子信箱:ysxb@china.com
  • 卷:18
  • 期:1
  • 期刊索取号:P350.66357
摘要
硅酸盐岩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微量碳酸盐,但是至今尚未对其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开展研究。本文建立了对硅酸盐岩中微量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分析方法,并以大别山双河地区两种片麻岩为例,讨论了其地球化学应用。通过对比实验证明,微量法通常可将碳含量检出限降低至5μg/g,特殊情况下可至1μg/g。对大别山双河两种片麻岩中微量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测量发现,黑云母副片麻岩与花岗质正片麻岩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副片麻岩的碳含量较高,δ13C值为-4. 5‰~0‰,指示其原岩为正常海相沉积环境,并与邻近大理岩原岩的灰岩沉积环境不同。正片麻岩的碳含量较低,δ13C值为-23. 4‰~-2.1‰,反映出地表有机碳对岩浆岩原岩的混染。两种片麻岩中碳酸盐与硅酸盐全岩之间的氧同位素分馏既有处于平衡状态,也有处于不平衡状态。不平衡分馏指示其受到过后期退变质流体的影响。不过,变质岩中微量碳酸盐的碳含量和碳同位素比值分析能够对原岩类型提供有效的判别。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