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特征及储层意义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苏中堂;陈洪德;林良彪;赵俊兴;许强
  • 单位1: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 出生年:1981
  • 学历:在读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塔巴庙地;奥陶系古岩溶;岩溶相;岩溶旋回
  • 起始页:180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本文受中石化华北分公司重点项目“鄂北下古生界层序、储层特征与气藏分布”项目资助
  • 刊名:新疆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主管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 主办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学会
  • 电子信箱:xjdi@chinajournal.net.cn
  • 卷:28
  • 期:2
  • 期刊索取号:P251.34 724-5
  • 数据库收录: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通过钻井岩心、铸体薄片观察及测井资料分析,塔巴庙地区有地表残积相、基岩溶蚀相、洞穴垮塌相、暗河充填相及基岩破裂相5种岩溶产物.据暗河充填相可将岩溶作用划分为两个旋回,据水动力特征将岩溶作用分为地表溶蚀带、垂直渗流带、水平径流带及深部溶蚀带4个岩溶带,并阐述其岩石学及测井响应特征.结合层序地层法、印模法及残厚法对研究区岩溶古地貌进行半定量恢复,划分出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和岩溶盆地3种2级单元及岩溶台地、孤峰、岩溶坡地、岩溶洼地、溶丘、落水洞和沟槽等7种3级地貌单元.勘探实践表明,岩溶斜坡及2级地貌单元间过渡带有利于储层发育,见气体显示,为有利勘探区.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