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利用地震分形属性钻前预测安全钻井液密度范围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6
  • 作者:吴超;陈勉;金衍
  • 单位1: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 出生年:1976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安全钻井液密度;地震属性;神经网络;井壁稳定
  • 起始页:32
  • 总页数:3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304010,90510005)和中石油创新基金项目(05E7015)联合资助。
  • 刊名:钻井液与完井液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3
  •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华北石油管理局;华北油田分公司
  • 主编:张健庚
  • 地址:河北省任丘市19号信箱钻井工艺研究院
  • 邮编:062552
  • 电子信箱:dfcfed@petro-hb.com.cn
  • 网址:http://ziyw.chinajournal.net.cn
  • 卷:23
  • 期:4
  • 期刊索取号:P714.06 694
  • 数据库收录: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核心期刊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核心期刊
摘要
为了对钻井过程中的井壁失稳问题进行有效控制,根据地震和测井信息的分形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提出了综合利用地震记录的分形属性预测测井曲线并进而在钻前预测安全钻井液密度范围的模型。首先从井旁地震记录中提取出能全面反映地震非线性特征的分形属性,运用能充分利用样本信息的CUSI神经网络,建立已钻井段地震分形属性与测井数据之间的非线性映射模型,通过该模型预测未钻地层的声波和密度测井曲线。在此基础上运用井壁稳定分析模型,计算地层的孔隙压力、坍塌压力和破裂压力,从而在钻前预测安全钻井液密度范围。该方法在西部某油田的应用表明,用地震记录的分形属性钻前预测安全钻井液密度范围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该方法预测精度较高,操作简单易行。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