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苏鲁地体南缘超高压变质带朐山二云花岗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6
  • 作者:戚学祥;齐金忠
  • 单位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
  • 出生年:1963
  • 学历:博士
  • 职称:研究员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苏鲁地体;朐山杂岩体;超高压变质带;二云花岗片麻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
  • 起始页:555
  • 总页数:9
  • 经费资助:国家“973”专项项目(2003CB7165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NSFC40399140)。
  • 刊名:现代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7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编:邓军
  • 地址:北京市学院路29号
  • 邮编:100083
  • 电子信箱:xddz@cugb.edu.cn
  • 网址:http://www.cugb.edu.cn
  • 卷:20
  • 期:4
  • 期刊索取号:P206.6 572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二云花岗片麻岩是组成苏鲁地体南缘超高压变质带朐山杂岩体的重要岩石类型,虽然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但仍保留了花岗岩的岩石学特征。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片麻岩具有高w(K2O)、低w(CaO)、高w(TFeO)/w(MgO)比值、铝饱和指数偏高的A型花岗岩的特征,岩石类型为高钾碱性过铝质A型花岗岩。稀土元素中轻稀土富集、分馏程度高、Eu强烈亏损,微量元素中Ba、P、Ti、Sc具有明显的负异常,w(Sr)/ w(Y)、w( La)/w(Yb)和w(Rb)/w(Sr)、w(Rb)/ w(Ba)较高,尤其是w(TiO2) <0.2%和w(Y)/w( Nb)>1.2的特征,以及在w(Rb)-w(Yb+Ta)和w(Rb)-w(Y+Nb)判别图解上样品投点位于板内环境区等,表明该片麻岩的原岩形成于板内与裂谷有关的非造山环境。锆石SHRIMP U-Pb测年结果揭示其侵位时代为新元古代中晚期((722±32)Ma),与杂岩体中早期侵位的二长花岗片麻岩及杂岩体上覆地层中的变质火山岩同为Rodinia大陆裂解、扬子地块陆内裂谷形成过程中伴随的岩浆活动的产物。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