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两种改性粘土去除群体状铜绿微囊藻的比较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田娟;宋碧玉;林燊;余博识;李仁辉
  • 单位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单位2: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出生年:1984
  • 学历:硕士 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聚合氯化铝;壳聚糖;改性粘土;絮凝;铜绿微囊藻;水华
  • 起始页:669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082303-1-501)资助
  • 刊名:湖泊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9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海洋湖泊学会
  • 主编:王苏民
  •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73号
  • 邮编:210008
  • 电子信箱:jlakes@niglas.ac.cn
  • 卷:21
  • 期:5
  • 期刊索取号:P224.06646
摘要
实验采用壳聚糖和聚合氯化铝改性高岭土,进行以铜绿微囊藻为优势种的水华蓝藻去除的比较研究。研究采用动力学手段,通过去除效率的比较,得到线性方程:壳聚糖改性高岭土投加量(y)与藻细胞浓度OD680(χ)和叶绿素a含量(χ)之间的关系分别为:y= 0.0349χ-0.0019、y= 0.0524χ-0.009;聚合氯化铝改性高岭土投加量(y)与藻细胞浓度OD680(χ)和叶绿素a含量(χ)之间的关系分别为:y=0.0351χ+0.0065、y=0.0676χ-0.0059。壳聚糖改性粘土除藻的最适pH范围为5-8,聚合氯化铝改性粘土除藻的最适pH范围为5-9,pH范围相对较宽。电子传递速率分析表明壳聚糖改性粘土处理后1个月内藻趋于死亡,聚合氯化铝改性粘土处理过的藻,一周内藻开始黄化,衰老。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