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混合地震反演技术及其在水合物勘探中的应用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7
  • 作者:王秀娟;吴时国;余鹏;徐宁;董冬冬
  • 单位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单位2: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76
  • 学历:博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混合地震反演;遗传算法;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弹性模型;水合物
  • 起始页:278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中国石油中青年创新基金(W06012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3-SW-224)和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项目共同资助。
  • 刊名:石油物探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62
  • 主办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
  • 主编:管路平
  • 地址:南京市卫岗21号
  • 邮编:210014
  • 电子信箱:njsywt@163.net
  • 网址:http://www.igp.cn/magazine/gpp
  • 卷:46
  • 期:3
  • 期刊索取号:P630.6 208-5
摘要
在没有钻井资料的勘探地区,人们期望能快速准确地反演出各种属性参数。虽然叠后反演简单易行,但仅能反演出波阻抗信息;而叠前反演能够提供较多的属性参数,但运算量巨大。为将叠前和叠后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人们提出了混合反演的方法。混合反演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采用基因遗传算法,在叠前数据上根据勘探要求任意选择控制点进行波形反演,建立弹性模型;然后利用AVO处理方法得到P波和伪S波剖面;最后,在P波和伪S波数据体上,以弹性模型作为低频背景趋势,进行叠后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得到P波阻抗和S波阻抗剖面以及纵横波速度比、泊松比和拉梅参数等地震属性参数。利用混合反演法对我国南海北部的0101线进行了反演,得到了品质较高的多种属性剖面,并对水合物的赋存情况进行了分析。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