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用于赤潮藻分子系统学研究的遗传及分子标记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陈国福;张春云;王广策;张宝玉
  • 单位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出生年:1977
  • 学历:博士
  • 职称:讲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赤潮;赤潮藻;遗传标记;分子标记
  • 起始页:522
  • 总页数:10
  • 经费资助: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荧光原位杂交快速检测目标赤潮藻技术(2007AA092110);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研究基金——建立几种赤潮微藻的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技术(HIT(WH)07);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基金——建立骨条藻的荧光原位杂交快速鉴定与检测技术(U0633006)
  • 刊名:海洋科学进展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3
  •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学会;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主编:袁业立
  • 地址:青岛市高新技术区仙霞岭路6号
  • 邮编:266061
  • 电子信箱:hbhh@chinajournal.net.cn
  • 卷:26
  • 期:4
  • 期刊索取号:P226.067627
  • 数据库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学文摘》收录期刊;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各种遗传标记及分子标记技术被广泛地用于赤潮藻的分子系统学研究,为形态鉴定方法提供了辅助依据,对揭示赤潮生物的多样性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通过综述并分析用于赤潮藻分子系统学研究的遗传和分子标记,认为交叉运用各种遗传标记及多种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分析,是今后快速准确鉴定赤潮藻研究的趋势。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