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氟离子、磷酸根和铬酸根在可变电荷土壤表面吸附过程中羟基释放动力学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姜军;徐仁扣;王永;赵安珍
  • 单位1: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单位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生年:1978
  • 职称:助理研究员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可变电荷土壤;氟离子;磷酸根;铬酸根;专性吸附;羟基释放
  • 起始页:949
  • 总页数:5
  • 经费资助: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09)资助。
  • 刊名:土壤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58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主编:赵其国
  • 电子信箱:soils@mail.issas.ac.cn
  • 网址:http://tura.chinajournal.net.cn/
  • 卷:40
  • 期:6
  • 期刊索取号:P390.6107-1
  •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用恒pH自动电位滴定装置研究了氟离子(F-)、磷酸根(H2PO-4)和铬酸根(CrO2-4)在3种可变电荷土壤表面吸附过程中羟基(-OH)释放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3种阴离子在可变电荷土壤表面吸附时-OH释放量的大小顺序为:F->>H2PO-4>CrO2-4,这与土壤对3种阴离子吸附量的大小顺序一致。pH对不同阴离子体系中-OH释放的影响不同,在F-体系中,pH 5.0时-OH释放量最高,其次为pH 6.0时,pH 4.0时-OH释放量最小:CrO2-4体系中-OH释放量随pH的增加而减小:pH对H2PO-4体系中-OH释放的影响较小。Elovich方程(Y=a+kln(t))能够很好拟合2~60 min之间的动力学数据,说明-OH释放的速率随时间增加而减小。比较速率常数k的大小可以发现,虽然F-体系中3种可变电荷土壤在前2 min释放的-OH量有很大差异,但在2~60 min内,-OH释放速率差别不大。在H2PO-4和CrO2-4体系中,-OH释放速率的大小顺序是:昆明砖红壤>徐闻砖红壤>江西红壤,与土壤铁、铝氧化物含量一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