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塔中4油田石炭系储层不同赋存态烃类分子和碳同位素对比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王劲骥;潘长春;姜兰兰;吕修祥;李建交
  • 单位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出生年:1983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油砂连续抽提;油气包裹体;单体烃碳同位素;塔中4油田;塔里木盆地
  • 起始页:479
  • 总页数:12
  • 经费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5CB422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3014);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SKLOG2008A01)
  • 刊名:地球化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72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 主编:涂光炽
  • 地址: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 邮编:100717
  • 电子信箱:dqhx@gig.ac.cn;dqhx@tom.com
  • 卷:39
  • 期:5
  • 期刊索取号:P270.6 208-2
  • 数据库收录: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科协优秀期刊;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
  • 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塔中421井和塔中402井石炭系油层2个原油样和8个油砂样连续抽提组分甾烷、萜烷分布特征和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不同的来源。塔中421井上石炭统3个油砂样自由态组分、束缚态组分和油气包裹体具有伽马蜡烷和C28甾烷相对含量高、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重的特征,划分为Ⅰ类原油,对比认为主要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塔中421井和塔中402井上石炭统的2个油样具有伽马蜡烷和C28甾烷相对含量低、并且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轻的特征,划分为Ⅱ类原油,其来源尚不明确。塔中402井石炭系上、中和下统的5个油砂样各类组分具有介于Ⅰ、Ⅱ类原油之间的特征,为Ⅰ和Ⅱ类原油的混合物。5个油砂样从自由态组分、束缚态组分至油气包裹体Ⅰ类原油含量依次增高,Ⅱ类原油含量依次降低。2口井8个油砂样从自由态组分、束缚态组分至油气包裹体C23三环萜烷/(C23三环萜烷+C30藿烷)和C21/(C21+∑C29)甾烷比值都依次降低,反映了油气充注过程中,原油成熟度不断升高。塔中4井区储层油砂不同吸附态烃类分子与碳同位素的研究结果反映塔中4油田具有多种油气来源,经历长期油气充注过程,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在地史上对该区具有成烃贡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